天水 发表于 2017-1-16 14:15:58

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奖揭晓:

http://www.nationalreading.org.cn/2017-01/11/c_129441020.htm?from=groupmessage
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奖揭晓:“小”文字映照“大”时代我要评论2017年01月11日 09:00:11 来源: 中国作家网

[*]
评论


[*]
分享



[*]
打印


[*]
字大


[*]
字小












联系我们咨询电话: 010-88050873
网站事务合作 QQ: 1909592313
微信/微博事务合作 QQ:1653960588
邮箱:nationalreading@news.cn


  作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微小说以贴近真实生活、反映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精神日益引起人们的共鸣与关注。1月10日,由中国小说学会、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参加会议,常务副会长赵利民宣读获奖名单:聂鑫森《鸳鸯锁》、孙春平《老人与狐》、安石榴《优雅与尴尬》、凌鼎年《那片竹林那棵树》等四部作品获优秀奖。白小易《客厅里的爆炸声》、于德北《世界的那端》、申平《中国狼》、陈毓《欢乐颂》等四部作品获佳作奖。李永康《中国传奇》获特别奖。成都市温江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成宣读授奖辞,会议由成都市温江区文联主席魏晓彤主持。  本次入围作品为2012至2015年间出版的微小说,国内包括港澳地区的19个省市和澳大利亚、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共42部作品参评。16部作品进入终评,最终9部作品获奖。评选侧重微小说在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性上的高度统一,全面反映了中国微小说的写作状况和优秀成果,获奖作品富有时代特色和鲜明的文学审美风格。此次评奖囊括许多优秀的微小说作家,更包含冯骥才的一篇作品。由于中国小说学会前会长的身份,冯骥才主动要求退出评选。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表示,在社会变革的大转型时代,微小说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经验,它的创作也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可喜成绩。与传统小说相比,微小说选取题材广泛,艺术手法繁复多样,相较于部分传统小说的同质化倾向甚至粗糙写作的弊端,微小说以它的简洁性、概括性与深刻性做出了对开拓文学创作形式的有力试探。  作为全国首个微小说文学奖,奖项以弘扬中国梦为主题,注重文学形式的创新,旨在挖掘优秀作家与作品,推动微小说创作的繁荣发展。  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奖获奖名单及授奖辞  一、优秀奖  1、聂鑫森:《鸳鸯锁》(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  将大小说创作的优秀文体技法和成功艺术经验带入微小说创作中,带来了微小说创作的新气象和新高度。他的以《珠光宝气》为代表的系列微小说精品充满了机智的文化味和小说味,典型地代表了这一批大小说作家创作微小说的气派和风貌。那些有滋有味、有张有弛的文化式的小说叙述,那些设悬释悬的小说章法,在聂鑫森的微小说创作中表现得最为充分。一个并不复杂的生活故事,由于他运用“误会+悬念”的手法,设计“折叠+跳移”的叙述方式,把一个生活故事本来的客观时空做了一个非常有微小说情趣和韵味的重建。  2、孙春平:《老人与狐》(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  《老人与狐》展现一种大小说作家从事微小说创作时应有的审美新质和文体新态。由“反转式的意外结局”和“升三级式的情节渲染”构成了微小说的“文学创意”。《老人与蛇》《老人与狼》等一批描写老人与动物之间的传奇故事,从矛盾到和谐再到传奇般的结局,一方面描写了人类与动物的“和谐过程”,形成了中国生态微小说的“文学创意”。另一方面,孙春平将“大小说的文学叙述方式”带入微小说文体创作中,形成了其他微小说专业作家并不具备或并不明显的“微小说型的短篇小说叙述方式”和“孙春平微小说的阅读情趣”。  3、安石榴:《优雅与尴尬》(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12月)  《优雅与尴尬》丰盈地展现微小说的“文学性叙述”的独特风采。相比眼下微小说仍有较多的“故事性叙述”来,这种“微小说文学叙述”有特别的意义。安石榴的微小说在文学构思、文学人物、文学语言三方面形成了比较特殊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她的微小说从对独特题材的精巧的文学构思、个性鲜明的有文化内涵的人物描写和富有文学韵味的“个性化叙述语言和文学性叙述空白”等方面,形成了“微小说文学叙述”的艺术境界,把微小说的“文学性”真正得以彰显和发挥,形成安石榴微小说创作的一种独特风景。  4、凌鼎年:《那片竹林那棵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5月)  以《那片竹林那棵树》为代表的千篇微小说创作,最具象地演绎了“微小说是微时代的文学创意艺术”的情境,多彩地展示了微小说的选材和创作方法的无限可能性。他的“惮微小说”、“武侠微小说”、“科幻微小说”、“怪诞微小说”,还有更多的“文化微小说”、“官场微小说”、“青春微小说”……无论凌鼎年用哪能种方法写哪种题材,都突出地显现微小说机智、精深、新颖的“微小说文学创意”。当他数以千计的微小说大都闪亮着这样的“文学创意”时,特别是当他的“微小说活动”向传统出版、向网络媒体、向校园学子、向海外文坛……全方位拓展时,一个别人无法复制的“凌鼎年微小说气场”就此形成。  二、佳作奖  1、白小易:《客厅里的爆炸声》(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  《客厅里的爆炸声》有清晰的文体意识,娴熟的叙述技巧。“她”集中地探寻和表达人性的深层内容和微妙的潜在意识。人性在不同类群、不同年龄的人们中有不同的形态和内涵,白小易这支犀利而冷峻的微小说笔锋,一一将它们挑开晒在了阳光下。人性中的这些意识与潜意识一经“曝光”,足以让读者渐醒、震撼、羞涩、惭愧,甚至还可能使人想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白小易是中国当代30多年来,用微小说探索“人性黑箱”和“潜意识黑箱”的一个行家高手,他的微小说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为这种“微时代的微文学”竖起了一杆猎猎作响、熠熠生辉的艺术大旗。  2、于德北:《世界的那端》(天地出版社2013年10月)  《世界的那端》闪烁着30多年来于德北的微小说创作特别的“艺术之光”。他比较擅长于在普通人那流逝了的青春岁月里发现一种“生活诗美”。这种“生活诗美”又常常与一个情感浓郁的微小说细节“相拥”。这个细节还常常用微小说方法做“文学放大”。别人没有发现过的“生活诗美”或者别人虽有发现但没有用精美的微小说形式来传达的“生活诗美”,在于德北的笔下,均化作了像《秋夜》《杭州路十号》等艺术精品,构成作家抒写性灵、拨动情弦的体现正能量的“青春创意”,显示一个成熟的微小说作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  3、申 平:《中国狼》(漓江出版社2013年12月)  《中国狼》里的“动物微小说”,通过各种动物非同一般的故事、通过动物与人物或冲突或和谐的关系描写来形成微小说题材的奇特性。申平的“动物微小说”在人与动物关系的描写中有两类母题:一是侧重于动物与人的和谐描写,将人与动物的深情与厚爱渲染到淋漓尽致。二是描叙人与动物的矛盾和冲突。两类描写创建了概括人性内涵和隐喻人类社会的哲理立意。申平这种追求题材的奇特性和立意的高质量以及表达的通俗化,显示一个作家在锲而不舍的艺术努力下,通过构思、题材、立意、情节和人物描写的创新,创造出一种微小说的文体新态。  4、陈 毓:《欢乐颂》(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11月)  《欢乐颂》里的“微小说诗核”的提炼与表达,是微小说创作中最靠近文学性和诗化审美的一种写法。《欢乐颂》里40篇作品中光是写乡村的田园牧歌和乡村怀旧情结而带给读者的诗美体验的就有20多篇,但陈毓笔下的那种现代生态农业带来的诗美体验并没有“高度提纯”,而是烙印着现代人反观乡村情结时而具有的一种“双重肯定与否定”的复杂、微妙的立意内涵。“微小说诗核”的创作方式和所达到的艺术成就,证明着微小说可以不完全依靠故事性,而通过提炼诗核,智慧地处理诗核,使微小说的文学性、抒情性得到充分的实现。  三、特别奖  李永康:《中国传奇》(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12月)  从《中国传奇》一批叙述乡村生活、抒写少年成长的作品来看,李永康有过一段贫困艰辛、但又锲而不舍地去追求生活美和艺术美的经历。这一段生活不但成为了他日后微小说创作挖掘不尽的创作素材,形成一种敏感的、善于发现和体味生活中真善美的创作心理结构;而且还成为了他专注于探索微小说形式与内容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他不断觉醒自己的微小说文体意识,凝练自己的微小说“文体形式感”,用符合规律的微小说构思方式和表达方式来再现那种伴随着生命体验的少年记忆和真善美体验。造成他的微小说在“文体形式”上聚焦性凝练和创新性呈现,并形成他突出的微小说的个性和风格。
[责任编辑: 王志艳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首届“鱼凫杯”全国微小说奖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