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满园 发表于 2017-2-28 13:34:12

顾建新:关于小小说创作的一点建议

本帖最后由 刘满园 于 2017-2-28 13:36 编辑

顾建新:关于小小说创作的一点建议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17-02-26 11:25:51)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转载▼


标签: 深入生活分类: 小说

      
       一切文学创作,必须起于“形而下”,小小说的创作当然也需遵循。“缘于生活”是绝不错误的。现在,有人讥笑“深入生活”,认为是过时的口号,以为在屋子里仅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就能写出好作品;有的在网上搜罗些新闻或逸闻趣事,通过添油加醋的扩大,认为就能成为作家。这样做,可能会编造出一两篇小说,但绝不能长久。古往今来,哪些杰作不是来自生活?不是作者切肤的情感体验?唐代的一位诗人,外出要背一个行囊,有了感觉,就写下来,放在行囊中,回来整理、写作。这不是潇洒,而是观察生活的一种方式。作家观察生活的方式各不相同。比如,赵树理当年就放弃北京户口,到山西去做挂职的公社副书记。柳青在皇甫村住了十年,和农村大嫂在大树下聊天,看她们怎么纳鞋底,做活。他和农民一起种地、赶集,参加红白喜事。老舍常和修鞋的、拉车的、买菜的、唱戏的。。。。聊天。所以,他写骆驼祥子,得心应手,在青岛只用了一个暑假就写成了。契诃夫准备一个本子,及时把看到的人和事记下来。有时只记一个人说的一句话。日后都有用着的时候。大家们写作有源源不断的素材,决不是偶然的。我感到现在一些青年作者的作品缺乏厚重感,原因是很多的,主要是急功近利,急于写作,急于发表。没有很好地扎下去,去认真地观察生活。单纯在技巧上翻新,没有生活基础的依托,就像一株离开土壤的小苗,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这种写作,一开始就路数不对,走不长远。许行先生的传世之作《立正》,没有参加过战争的人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出来的。孙方友的小说,是一幅当代鲜活的《清明上河图》。洋洋几十万字的作品,成千上万的各色人物,是仅凭想象就可以写出来的吗?王奎山的《红绣鞋》可谓是爱情的绝唱。没有农村的生活,怎能写出一个农民姑娘这种特殊的情感?现在,各种大赛越来越多,作者群在不断扩大,但让人读之震撼,并久久回味的作品越来越少。这是需要很好深思的。有的作者也会说,我们就生活在社会底层啊,怎么能说是脱离生活呢?这里,要分清,身在,是否是心在?我们做到了茅盾先生当初教诲青年作者在生活中“瞪大眼睛,张大耳朵”了吗?学会观察并不容易!要观察别人不注意的细节,在人们熟视无睹处发现不同寻常之处,在极细微的小事里发现蕴含着的严重的大问题。没有独特,没有个性,人云亦云,大路货,就永远写不出新鲜的作品。同时,要与写作的对象心心相印,真正的感同身受,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有的写农民工的作品,写父母亲情,写男女爱情的作品,就很浮泛,明显的看出作者的体验不足。
       写作要“形而下”——以生活为根,为本,也要“形而上”——会飞翔,会提升。文学来自生活,但生活不是文学。我常重申一个外国文学家的话:要会把生活提高到艺术品的高度。要会想象,会编造,会夸张,会变形。日本作家星新一的小说,极尽编造之能事,其想象的丰富,创造的神奇,让人叹为观止!十几本小说集,都是幻想的,又想得那么奇妙,那么新颖,那么引人入胜!我们的作者想象力还差,或者说太拘束,放不开!不会奇思妙想。写的东西读者都能想到的。你还不如读者高明,还写什么劲呢?美国一个征文大赛,题目是:撒下一粒种子。会长出什么?可以想到的是,小苗,大树,再延伸,春天。。。。得金奖的作品是:长出了个克林顿!我们能想到这个吗?当年,修祥明有一篇获奖小说《天上有一只鹰》写两个农民老汉为了天上是鹰是雕争吵不休,最后掉下来的是风筝。小说非凡的幽默,又寓意深刻。我到青岛去拜访他,问他是怎么写出来的?他说一次看到有人在青岛“五。四广场”放风筝而突发了奇想。写小小说,要会移植,会添油加醋,会拼接,会声东击西,会指鹿为马,甚至不惜编造。当然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现在一些“闪小说”,“闪”不起来。是因为写的太实,实际是太木讷,太老实!要如王蒙所说的“亏你想得出”。要大胆,不怕反逻辑,反常理,敢奇思妙想,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不敢想,不能想的情节,才能出彩!      几千年前的刘勰,就提出了文学创作要“神思”的号召,但我们今天仍没有很好做到!
       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个习惯。在街上看到什么,都要联想。看到一对父子,就想父亲是做什么的?和孩子去干什么?他们平时的感情怎样?
写小说,开始设计了一个事,就要好好想,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这个事要想得合情合理,又要曲折,出人意外,怎样写的引人入胜?
       特别是小小说的结尾。小小说这种文体,这么短,又要人震撼,让人回味,结尾是个关键。《永远的蝴蝶》如果没有结尾的一句话,男子告诉妈妈,下月要和突然去世的京子结婚,前面写的再好,也不会让人震惊。因为这不过是一起车祸,而车祸在现在实在太司空见惯、太平淡了。修祥明的《小站歌声》,写山村女教师,告诉孩子们要回城结婚,孩子在子      夜时分都来车站给她送行并祝福。结尾一句话让人心碎:女老师是查出了白血病,只能活半个月了!
       我主张,每篇小小说,要想出起码三个结尾,甚至更多,从中挑出最佳方案。我们现在这样做了吗?
       我多次在全国的小小说创作研讨会上提出,与小小说创作的初期八、九十年代相比,现在的数量不可比,写作的人也不可胜数。但让人能记得住的、能流传的小说有多少?我们现在评论的许多作品,仍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创作精品”是许多人反复呼吁的。其实,这里谈的,都是文学最基础的东西。但也恰恰是人们忽略和丢失的东西。



刘满园 发表于 2017-2-28 13:37:16

好好学习。

甘肃河流 发表于 2017-2-28 16:43:36

刘满园 发表于 2017-2-28 13:37
好好学习。

中肯!急功近利,急于写作,急于发表。像我。

卢令 发表于 2017-3-1 10:54:17

不断学习!感谢共享!

liuxing 发表于 2017-3-1 17:08:29

每篇小小说,要想出起码三个结尾,甚至更多.

liuxing 发表于 2017-3-1 17:10:44

顾教授说得太好了

宋玉秀 发表于 2017-3-1 17:35:37

写作源于生活,写作者要扎根生活,耐得寂寞,潜心努力才会写出好文章!功利的写作只能是肤浅的。

付丽侠 发表于 2017-3-2 15:27:28

深思,好好体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顾建新:关于小小说创作的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