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风 发表于 2018-3-27 08:57:12

味满江湖(小小说)

       出县城向北三十里路,有一个僻静的小镇,名叫青阳镇。青阳镇比邻一个碧波潋滟的青阳湖,因此而得名。       青阳湖不仅是湖光山色的美景胜地,而且特产一种鲜美可口的青阳鱼。这种鱼个头不大,皮薄少鳞,肉嫩少刺,无论煎炒烩炸,那种香味,能馋死闻到它的食客。       曾老三祖辈生活在青阳湖边,世代打渔为生。先辈后来在镇边开了一家鱼馆,专门烹制自己家渔船打上来的鲜鱼,取名为曾家鱼馆。       青阳湖连接京杭大运河,是一个重要的水陆通道。自古以来,从这里上下码头,南来北往,经商考学,离乡返家的人们,都喜欢在风光旖旎的青阳镇上歇歇脚,吃顿饭。曾家鱼馆价廉物美的青阳鱼,也随着过往旅人的匆匆脚步,声名远播开去。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寻名前来,在曾家鱼馆吃过青阳鱼。那钟销魂荡魄的鲜美,让乾隆爷赞不绝口,龙颜大悦,御笔一挥,钦赐了味满江湖几个大字。       曾家鱼馆柜台后面,那块斑驳皲裂,布满灰尘的匾额,据说就是乾隆皇帝的手笔。       曾家鱼馆的生意火红了好一阵子。后来随着现代铁路和公路的修建,这条古老的交通驿道,渐渐冷落下来,曾家鱼馆的生意也随之萧条了。       特别是日本人占领县城后,硝烟四起,商贾旅人也很少从这里路过。       曾老三为了躲避战火的祸害,将老婆和一双儿女全部送到乡下丈母娘家,独自在清冷的镇上坚守这份祖传的营生。       一天从县城来了一位骑东洋大马的日本人。       这人叫禾田,身穿商人的丝绸大衫,戴一副金边眼镜,头上是一顶青色礼帽。他外表不像人们言传中,凶横残暴的日本鬼子,倒像是一位彬彬有礼的教书先生。       他温和地称呼曾老三为:曾桑。       大躬虾似的中国翻译官解释说,就是好朋友的意思。       翻译官说,禾田太君是一个有名的美食鉴赏家。无论走到那里,都要考究当地的美食佳肴。这次专程摹名前来品鉴曾家鱼馆的青阳鱼。       曾老三说,承蒙客人厚爱,来的都是客,我马上为禾田先生做鱼。       禾田坐在桌边喝茶,一边环顾四周。他眼光落在陈旧的匾额上时,饶有兴趣地吐出几个含混的汉语,味满江湖。       曾老三麻利地捉鱼、杀鱼,去鳞去内脏,下锅放料。       不一会,厨房飘漾过来一阵阵勾人魂魄的鲜香气味。禾田眯缝眼睛,笑的很舒心,渴望地等待一饱口福时刻的到来。       曾老三将一大盆香喷喷的青阳鱼端上桌,恭立一旁。       禾田先用汤匙尝了一口汤,脸上笑开花,嘴里嘎蹦出一句日本话。翻译官说,是非常好的意思。翻译官也随着禾田的表情,洋溢出巴结谄媚的笑容。       突然,禾田咳嗽了一下,咯出了一口血,头软绵绵垂下来,人瘫倒在桌上。       所有人大吃一惊,手忙脚乱,惊慌失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有曾老三冷冷地看着这一切,无动于衷。       当晚,禾田死在县城日本人的医院里。       当晚,曾老三在日本人的兵营里,被日本军刀劈成了几大块。       听说被曾老三下毒的禾田,是日本占领军的一名大佐指挥官。       日本人不解气,从县城派出一队士兵,前来焚烧了曾家鱼馆。那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夜,连那块乾隆御笔的匾额,也未能幸免。       曾老三死后,更大的一把火从青阳镇燃烧起来,点燃周边乡镇,升腾成同仇敌忾的火海烈焰。       那抗日的烽火,铺天盖地,势不可挡地向县城的日本人扑去。熊熊燃烧的火焰,像人们血红复仇的眼睛,把满天的云霞染了个通红通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味满江湖(小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