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4651|回复: 0

任晓燕:名家眼中的小小说 (系列1-3)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49

主题

3322

帖子

6万

积分

小小说作家

发表于 2016-3-10 20: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卧虎 于 2016-11-3 10:40 编辑

任晓燕总在海边
[url=http://album.sina.com.cn/pic/001MvrHWzy70PmX78gc84][/url]

名家眼中的小小说 (系列之一)

       冯骥才篇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已出版中外多种版本著作百余部、画集多部。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主要作品有《珍珠鸟》《雕花烟斗》《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 《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感谢生活》《炮打双灯》 《一百个人的十年》等。

       冯骥才,中国作家中的思想家,小小说文体的倡导者之一。他提出的“小小说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系统工程”论,对小小说事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关于小小说,在我们的对话中,他有过不同层面的精彩论述:

       1.郑州是小小说的故乡
       小小说是中国文学的事情,郑州是小小说的故乡。我佩服河南文学界有这样的眼光:出版家的眼光,编辑家的眼光,为倡导小小说,坚持做了数十年的努力。不仅有专门发表原创作品的《百花园》,转载作品的《小小说选刊》,还创办了小小说理论刊物《小小说出版》,组建了郑州小小说学会,开办了小小说学校,形成了全国性的小小说创作气候,促进了小小说的辉煌。
       2.中国小说的四个柱子
       中国的小说大厦,是靠四个柱子支撑起来的,一个是长篇的柱子,一个是中篇的柱子,一个是短篇的柱子,一个就是小小说的柱子。
       3.小小说是有尊严的存在
       我觉得小小说这个概念比较宽泛。微型也可以,但是微型好像又把它稍微限定了一下。小小说的艺术特点到底是什么呢?我总结为以下五点:一是小中见大,二是巧思,三是有一个意外的结尾,四是细节,五是惜墨如金。小小说是独立的、艺术的、有尊严的存在。
       4.小小说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希望工程
       小小说已经创造出一种文化奇迹,而民间文学生机勃发,正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值得大书特书。

       田中禾篇

       田中禾: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小小说选刊》顾问。著有《匪首》 《月亮走,我也走》等中、长篇小说多部,短篇小说《五月》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落叶溪》为主题的系列小说,堪称当代笔记小说的典范。他支持小小说活动,并多次担任小小说奖项评委。

       田中禾,以《五月》震动文坛,以生活流与心理流的诗意叙述,开启了乡土小说的新天地。他的小说与随笔交相辉映,充分展示了这位学者型作家对中国当代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思考与理解。人性的视角,个体的立场,批判的意识,对自由的追求与思考,使他的作品彰显出深刻的思想性。

       他论说小小说文体、小小说创作同样大气而深刻:

       1.小小说是大众的
       小小说的文化意义,就是把文学交给了大众。
       2.跳出小小说做小小说
       小小说要做大,需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一步引进人才,二是实行股份制,三是跳出小小说做小小说。
       3.语言含蓄才更有张力
       《聊斋志异》的语言就比《水浒传》更讲究,更简练、精致。语言只有更含蓄,更注意暗示性和多义性,创造的想象空间才会更大。生怕读者看不明白,什么话都交代清楚,感染力就没了,一览无余,索然无味。
       4.作家不追求不朽是不可原谅的
       作家不追求不朽,是不可原谅的。追求而没有达到,是可以原谅的。不论从事怎样的文体,不论你是写小小说的,还是写长小说的。

       司玉笙篇

       司玉笙:小小说作家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书法家》《高等教育》《中国算盘》《老师三题》等。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发表小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杂文、报告文学、通讯等五千余篇。著有中篇小说四部、长篇小说两部。多篇小小说被译为外国文字。

       当代小小说创作,司玉笙的《书法家》,是小小说中典型的一剑封喉的微小说写法,雕塑般简洁,立意高于一切;许行的《立正》,起承转合的要素都有,文学性强,是经典的自然写法;白小易的《客厅里的爆炸》是举重若轻,以柔克刚的智慧型写法。三者风格不同,影响广泛深远,跨越了小小说界,也是当代小小说三种写法的开山之作。

       司玉笙论小小说,以小见大,言简意丰,亦是典型的一剑封喉的写法:

       1.精品意识
       芝麻虽小,榨香油非它不可。
       2.思想是小说的盐
       盐主要来自大海,来自曾经是大海的地下。它包容了一切酸辣苦甜,承载了一切喜怒哀乐,因集大成而幻化为君临众味的百味之王。盐的味道,就是大海的味道,人生的味道,也是思想的味道,生活的味道。
       思想融入作品,应如同盐溶入水,了无痕迹,让读者领悟真谛。

       穆爱莉篇

       穆爱莉:美籍华人学者,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世界语言文学系教授,从事中国语言文化教学和大众文化研究。2004年开始关注中国小小说,2006年翻译出版《Loud Sparrows》(英译本小小说选集)。曾作为“福布莱特”研究人员,在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研究中国当代小小说现象。

       穆爱莉教授的思维是世界性的,所以她看小小说的角度和高度也是世界性的:

       1.小小说是顺应时代的文体
       小小说是顺应时代的文体,这种文体有很深厚的内涵和意义。小小说可以发展出很多形式,把小小说编成小短剧,一二十分钟就可以表演;编成一个小动画片,几分钟就可以演完。它在网络、动画、手机等媒体上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2.小小说是看中国的一个窗口
       看中国的变化,小小说是一个最好的窗口。作为成功的文化产品,小小说开辟了一条当今文学、文化作用于社会、人类的新路。中国的小小说运动像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一样人才辈出。不少国家即使有作者创作出精彩的小小说,但影响甚微,远没有像中国形成长久而庞大的民间读写浪潮。这是倡导小小说的郑州,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小小说中心的根本原因。

名家眼中的小小说 (系列之二)
                                                                                                                              

    南丁篇

    南丁,著名作家。原河南省文联主席,著有《南丁文集》五卷。早年以《检验工叶英》轰动文坛;新时期文学中,以《旗》开“反思文学”先河而名垂中国文学史史册。他堪为一代文贤,是新时期“文学豫军”的打造者、领跑者。郑州成为中国小小说和世界小小说的中心,成为河南文学和中国文学的骄傲,他是最有力的推动者之一。

    三十多年来,他时刻关心小小说事业。不同的时期,他对小小说这一文体,这一事业,都有着情深意长的论说:

       1.小小说是一滴水的艺术
    小小说是一滴水的艺术,一滴水不但可以映照出太阳,而且可以看到一个浓缩的大海。?
       2.宏伟的时代,必有成大气象者
    我欣赏这样的作家和作品:对这个世界充满爱恋之情的;总是向上攀登的;善于学习别人又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总能从名家大师那里学到东西,又总能发现他们的局限与不足的;有个性的;脚踏实地,思想飞翔的。
    在一个宏伟的时代,必有成为大气象者。
       3.小小说是营造绿地的事业
    小小说是英俊少年,小小说是营造绿地的事业。我为百花园杂志社(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影响两代人读写生活的出色劳动感到欣慰和自豪。他们在这块绿地上弄出了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大气象,我相信他们能在文学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中让小小说释放出更大的文化能量。

    许行篇

    许行,中国小小说领军人物之一。曾任《长春》杂志主编、吉林省作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小小说集《野玫瑰》、短篇小说集《第四片枫叶》、中篇小说集《异国情人》、诗集《跋涉之路》等十余部。

    说许行,不能不说他的小小说《立正》。这是中国新时期小小说的巅峰之作,经典之作。白云悠悠,斯人已去。但他的赤诚,他的智慧,他的德高望重,依然闪耀在他的文字里,让我们久久回味:

       1.从素材到作品
    从素材到作品要经过一个复杂,甚至艰苦的审美过程。越是要表现重大内涵的题材就越需要含而不露,要含蓄,要曲折甚至折射或影射出来才好。这就要求作者有很高的艺术概括能力,甚至攫取读者灵魂的功力。
       2.咀嚼提炼升华的过程
    真正的创作,要对吃进去的生活,一再反刍,咀嚼出它的精华和深意来。作家咀嚼生活的过程,就是对作品提炼和升华的过程。
       3.把小小说事业进行到底
    活到老,写到老,把小小说事业进行到底。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一颗钉在小小说事业上的铆钉吧。
       4.小小说的明天会更壮丽辉煌
    我不知我还能活多久,我这个晚风中的小蜡头还能亮几天……但小小说的事业,它的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加壮丽和辉煌。

    刘海涛篇

    刘海涛,中国小小说学科带头人之一。著名理论家、评论家,从事小小说研究和教学二十多年。岭南师范大学教授,广东省湛江市作协主席。著有《微型小说学研究》等十余部,部分著作在国外出版。

    他关于小小说的经典论述,亦体现出他融文体理论、文本批评、文学讲授为一体的独特风格:

       1.从“创作现象”、“文体现象”到“文化现象”
    三十年来,中国的小小说从“创作现象”发展为“文体现象”,再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2.立意艺术与平民艺术
    如果说“小小说是立意的艺术”是“文体学”重要定义的话,那么“小小说是平民艺术”则是“文化学”的定义。是小小说从“文体现象”演化为“文化现象”的内涵鲜明、外延周全的精辟概括。
       3.中国小小说三十年综述
    一、创作的、文体的、文化的:聚焦小小说现象;二、政治的、哲理的、人性的:聚焦小小说创作多样化;三、体制的、教育的、出版的:聚焦小小说新的转型和机遇;四、内涵的、技法的、模型的:小小说独有情节模型技法已为读者认识和欣赏。

    蔡楠篇

    蔡楠,河北小小说艺委会主任。代表作有《行走在岸上的鱼》《叙事光盘》等。获《人民文学》征文优秀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被评为“中国小小说十大热点人物”、“新世纪中国小小说风云人物榜——金牌作家”等。一九九七年,蔡楠以《行走在岸上的鱼》名震小小说界。作为小小说先锋派的三剑客之一,比照于谢志强的魔幻,滕刚的怪诞,以叙事见长的蔡楠,其作品的显著特点是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

    沈从文的小说贴着人物走,蔡楠的叙事总是让形式贴着内容走。这从他的创作心得中可以显见:

       1.小小说是形式的艺术
    小小说是形式的艺术。人配衣裳马配鞍,小小说呢?自然也应用新颖、奇特、走俏的艺术形式来包装色彩缤纷、波澜壮阔的生活内容。
       2.小小说的绽放形式
    一篇完美的小小说与她完美的结构是分不开的。这正如一朵花的开放,花的美丽是相同的,但花的开放形式却有着各自的不同。
       3.拓展小小说的内在空间
    小小说应调动一切手段拓展内在空间,使其具有蒲公英一样的空间扩散力。换言之,小小说不仅可写成男人样的千岛湖,而且能写成女人般的白洋淀。
       4.叙述的力量
    小说叙述结构的辐射、叙述语言的弹性和张力,叙述线条的多样性、叙述节奏的复合性,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小说的审美格局在不断变化,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展。

名家眼中的小小说 (系列之三
                                                                                             

    胡平篇

    胡平,著名评论家、作家。原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对小小说进入鲁迅文学奖评奖序列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多次参与小小说领域的重大活动,担任小小说奖项评委。著有理论专著《叙事文学感染力研究》。

    胡平先生是评论家、作家,也是预言家:

       1.自然、偶然、必然
    如果按自然发展的话,小小说在文坛的影响力不会有这么大。正是有郑州小小说团队的大力推动,有庞大的作家群体,小小说比自然发展要快很多。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2.小小说应进鲁迅文学奖评奖序列
    我仍然认为,只要承认小小说是小说的一类,可以达到相当艺术质量,就应该在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中加设进小小说奖,以十篇左右作品为一组参评。即使出现“虚席以待”,也会促进小小说创作的繁荣。
       3.现代写作要提倡小小说的创作精神
    确实存在一种情况:同一题材,可以分别写出一篇很好的短篇小说和一篇很好的小小说,这时候,作者就要有个选择。孙方友的《女匪》,写一伙女匪绑架了大户人家的幼子,大户人家去赎买时,幼子因和女匪们生活了一段时间竟不愿离去。这是个故事核心,写成短篇,核心也是这个,给人的基本感受在这里。小小说的魅力也在这里。坦率说,小小说比短篇小说更精粹。现代写作,要提倡小小说的创作精神。

    王奎山篇

    在小小说的文体审美上,王奎山是“以内容为王”的杰出代表,在字数篇数之外,他更追求作品的精神含量和智慧含量。情感和思想,是他创作的两翼。他的小小说作品常常有中短篇,甚至长篇小说的思想含量,这种胆魄和能力在当代小小说作家中极为少见。

    王奎山先生的文字如他的名字,质朴而有力量:

      1.写作不以字数多少论高下
    写作,从来都不是以字数的多少来判断其成就的高下的。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只有七十多万字,但无人不知,无人不读。此后的史书越写越长,但读者却越来越少。
       2.小说的全部要义在于写好人物?
    小说的全部要义在于写好人物。一个人物是否成功,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我们都是正常人,如果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感到作品中的人物是可信的,这个作品就是成功的;反之亦然。至于我自己的小说,我心里十分清楚。我熟悉农村生活,正是这种对农村生活的熟稔,成就了我的小说。
       3.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文学
    在中国,农民的社会地位不高。但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的地位却不低。在各种各样的评奖中,农村题材的小说一直以来都备受青睐。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这与中国的特殊国情有关。在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另外那些,往上数三代也十有八九都是农民。这种现实的状况,肯定会在文学上有所表现。

    凌鼎年篇

    凌鼎年,小小说事业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作家之一,被誉为海外推广小小说第一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文学报·手机小说报》执行主编、江苏省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在海内外报刊发表作品三千余篇,出版过多种文集计四十多本。

    凌鼎年先生文如其人,他对小小说的挚爱令人感动:

       1.三十年后再论小小说
    我写过一篇《小小说,三十年后再论》的文章,作为一套小小说丛书的代序。现在已到了可以论一论小小说的时候了。在《微型小说,走向成熟的文体》一文中,我从作品、作家队伍、理论队伍、刊物、评论、出版、奖项、翻译,进入教材、进入影视、进入网络、进入手机等十多个方面来论证这种文体的成熟。据我统计,目前至少有四百多篇(次)小小说作品进入海内外大学、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小学的教材,教辅还不算。这可是会影响一代人的,这应该是小小说对当代文学、当代社会的一大贡献。
       2.素材库
    我们常说素材库,这素材库不光要有故事,有细节,还要有一个个的人物,人物不要求完美,但要有特点,有个性,有典型性。有了备用的人物,在写作时,再根据作品中人物的要求,运用细节、对话等等,让人物在矛盾发展中,在情节冲突中,动起来,活起来,使之丰满,使之鲜活。如果满足于讲故事,一味追求离奇、噱头,忽略了在人物身上着墨,那也许故事很好读,但作品的品位就不可能很高。
       3.为了这个文体的繁荣无怨无悔地付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体,时代选择了小小说,小小说的存在就是合理的,有发展前景的。我们选了小小说,是一种幸运,因为我们是在为一种文体而努力,这种机会不是每个作家都有的,让我们珍惜吧。为了这个文体的繁荣,我会一如既往地付出,无怨无悔。

    滕刚篇

    滕刚,小小说先锋派三剑客之一。比着谢志强的魔幻,蔡楠在形式上的探索,滕刚的表现特点更在于怪诞。先锋派的创作,归根结底,不只是叙事语言、表现形式上的实验与突破,而更在于内容上的革命。滕刚的作品总能让人更好地看清现实的倒影。

    特立独行的滕刚先生,总有特立独行的文字:

      1.异乡人说《异乡人》
    滕刚对其系列小小说《异乡人》的“自战解说”:一个个当代形态的小人物——异乡人的悲哀与狭促,向我们敞开了人间万象之门。故事以异乡人的视角,审视现实的困惑与矛盾。小说在貌似荒诞又偶然的叙事中,塑造了一群社会底层人物形象,铺陈了世俗社会的阴阳百态。
       2.约束越小,越与众不同
    我的小小说可能跟我的经历有关。我大学毕业后到一所中学教语文。数年后,我不想再做教师了,就辞职到北京大学进修。到北大是进修现代汉语的,可我只听了两堂课就听不下去了,改听其他讲座。从北大回来后,我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是个自由职业者。一个作者受生活环境的约束越小,越有可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我们
  • 电话:0371-67183791 0371-67183795
  • 传真:0371-67449795
  • 地址:郑州市伊河路12号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xiaoxiaoshuoxk
  • 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 专业的在线小小说网站

Copyright@2001-2016 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ived 豫ICP备16003125号-1

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1-2016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豫ICP备16003125号-1

GMT+8, 2024-3-28 23:01 , Processed in 0.853658 second(s), 29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