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813|回复: 9

周保松:漫说《小王子》(连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107

帖子

8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16-4-15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马国兴 于 2016-4-15 09:56 编辑


《小王子》一书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的领悟

周保松


小王子决定离开他的小行星时,真个是义无反顾,是故即使他的玫瑰放下骄傲和矜持,向他表露爱意和不舍,他依然不为所动,甚至觉得自己会一去不回。小小的玫瑰,留不住他,因为他要去见识更大的世界,认识更多的朋友。他渴望成长。成长的目的,是去领悟什么是生命中的重要之事。小王子带着这份初衷,开始他的人生之旅。

小王子在旅途中遇上不同的大人,有国王和喜欢虚荣的人,也有酒鬼和生意人,但小王子一点也不喜欢他们。他自信满满,觉得自己活得比这些人富足。为什么呢?因为他相信自己拥有整个宇宙至为独一无二的一朵玫瑰。这份独一无二,让他可以在别人面前肯定自己,甚至相信自己是伟大的。但当他来到地球,见到花园中五千朵跟他的花儿长得一模一样的玫瑰时,他一下子被彻底击倒:“我自以为拥有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儿,所以很富有,其实我拥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玫瑰。”这是小王子经历的第一次人生大危机,因为支撑他的生命意义的基础,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下子崩塌。

拯救他的,是狐狸。狐狸教会他,怎样用心而不是用眼睛,去发现世间重要之事。小王子开始领悟,即使他的玫瑰并非世间唯一,但通过驯服,他却可以拥有另一层意义的“独一无二”。于是,他跑回去和那五千朵玫瑰说:“没人驯服你们,你们也没驯服任何人。你们就跟我的狐狸过去那样。那时,它只是一只和其它成千上万只狐狸一样的狐狸。可是我把它当成朋友,现在它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了。”

问题是,为什么通过驯服,小王子就可以对自己说,没关系,即使我的玫瑰只是万千玫瑰的其中一朵,即使从外人看来她们之间没有任何分别,但因为也仅仅因为她是我的玫瑰,得到我的悉心照顾,并建立起彼此需要的关系,所以她就是我世上的唯一?小王子是在自欺吗?这是理解《小王子》的关键。

狐狸的教导是,生命中真正重要之事,并非它从外在的观点看有多少价值或有多么与众不同,而在于你能否和你所在乎的人或物,建立起真正的关联。要有这样的关联,你需要用心。你要用纯洁的心爱对方,聆听对方,了解对方的需要,也要容忍对方及为对方牺牲,并承受因爱而来的种种伤害。所以,狐狸才对小王子说:“你花在你玫瑰身上的时间,才让你的玫瑰变得这么重要。”

所谓时间,就是双方共享的历史。这份共享的历史,建立起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独特的关系,并构成他们的共同记忆。任何关系的建立,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情境、特定的人生阶段、特定的生命情怀中发生。就此而言,任何一段用心的关系,皆是独一无二且不可取代。小王子终于明白,人世间真正值得珍惜的,并不在于所爱对象在客观上是否独一无二,而在于自己能否全心全意投入一段彼此驯服的关系。活着的价值,不赖于外在偶然的世界(谁可保证自己所爱就是世间唯一),而在于作为能爱的主体,能否用心浇灌爱护属于自己生命中的那朵玫瑰。正因如此,小王子才会有这样的剖白:“我的那朵玫瑰,普通路人会觉得她跟你们好像。可是光她一朵,就比你们全部加起来都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

有人或会马上问,既然每段驯服关系都是唯一且不可替代的,那么人们为什么不可以不断去开始新的关系?事实上,小王子在离开玫瑰以后,不是也驯服了狐狸吗?他为什么不可以留在地球,和狐狸好好生活下去?甚至小王子有一天觉着厌倦了,他也可以去玫瑰园驯服另一朵同样美丽的玫瑰啊。在这里,狐狸教晓小王子另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责任:“可是你不该忘记,你现在永远都得对你驯服过的一切负责。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

一旦意识到这点,小王子的生命遂经历第三重转变。原来爱不仅仅是享受和拥有,还有责任。他有责任回去好好照顾他的玫瑰。狐狸在这里,也很不容易。它深爱小王子,它知道它一旦将道理全部告诉小王子,小王子就会离牠而去,它也知道会因此受伤,但它愿意承受。对它来说,它和小王子共同经历的一切,早已成为生命中至为美好的回忆。只要风吹起麦子,它就会想起小王子金黄色的头发。这于它而言,同样是生命的唯一。

不过,小王子心里其实清楚,经过一年之后,他的玫瑰很可能早已不在。因为地理学家告诉过他,花是不被记录的,因为花稍纵即逝。既如此,小王子为何仍然要离开狐狸,去尽那不可能尽的责任?他真的还能回到从前吗?去到选择被毒蛇咬的一刻,小王子的理由仍然是:“你知道……我的花儿……我对她有责任!”因为责任,一切未知、恐惧和危险都可以克服。小王子再一次义务反顾,走上生命另一段旅程。

这样的领悟,是何等高贵庄严,又是何等哀伤!这些年来,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小王子真的非如此不可吗?他真的别无选择吗?小王子的问题,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


【来源:南方周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107

帖子

8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09: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王子的责任
周保松


在《小王子》一书的最后,小王子选择在沙漠里被毒蛇咬了一口,然后从此消失。对于这个结局,人们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小王子其实是自杀;也有人认为,蛇真的有神奇力量,能将小王子的灵魂送回去,从此他和他的玫瑰在小行星快快乐乐地生活。这两种猜测都有可能,因为作者圣修伯里在这里有意模糊,让读者有诸多想象空间。但我认为,这两种猜测皆不合理,因为都无法好好解释小王子抉择背后的意义。

小王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要对他的玫瑰负责。他渴望回去,照顾他的玫瑰。所以,在被蛇咬的前一刻,他终于忍不住对飞机师倾诉:“你知道……我的花儿……我对她有责任!她偏偏又是那么弱不禁风!她偏偏又是那么天真烂漫。她只有四根微不足道的刺,一点也不能保护她对抗外界……”这是他要走的理由。小王子其实十分害怕。他根本不知道中毒后,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还是灵魂的飞升。但只要有一线机会,他仍然愿意一试,即使这样有可能赔上性命。责任,成了他生命中难以承受却必须承受的重负。

“责任”的意念从哪里来?从狐狸来。是狐狸告诉小王子,生命真正的意义,必须建立在驯养关系上,而驯养伴随着责任:“可是你不该忘记,你现在永远都得对你驯养过的一切负责。你要对你的玫瑰负责……”从那一刻起,“责任”进入小王子的生命,并从根本上改变他后来的路。小王子当然不是仅仅因为狐狸如是说,是故言听计从,而是在被启蒙后,开始记起他和玫瑰经历的种种,并对“责任”的意义有了深刻体认。所以,小王子在告别狐狸和离开地球之间,一定有过一段深刻而痛苦的反思。这个历程,是理解《小王子》的关键。很可惜,作者对此着墨不多。故接着下来,请读者容许我代入小王子的位置,尝试做一解读。

责任是个道德概念。当小王子意识到他对玫瑰负有责任并愿意承担起责任时,即意味着他成长为完整的道德自我:他可以自主地做出选择和行动,并对这些选择和行动做出评价,同时承担起这些选择和行动带来的后果。所以,他必会如此自问:“我当初不理玫瑰的死活拂袖而去,这样做是对的吗?我善尽了我的责任吗?”小王子不得不承认,他错了。他没有尽到他的本分。正因为此,他每一念及在没有他的日子,他的玫瑰在遥远他方孤独无助地承受各种苦楚,遂感到深深的自责。狐狸的道德启蒙,将小王子推到一个难以面对自己的位置:他不仅不是伟大的王子,而且是责任上有所亏欠的人。

读者或会问,既然责任心令小王子如此痛苦且同时约束了他的“自由”,他为何还要接受狐狸的启蒙?如果他一开始就拒绝做个有责任的人,岂不就可轻易摆脱这些道德羁绊,并活得轻松自在?小王子深知这不可能,因为责任伴随驯养而来,或内在于驯养之中。只要你用心和你在乎的人建立起关系,你就自然生出相应的责任。你用心爱护你的土地,你就生出对你的土地的责任;你用心善待你的朋友,你就生出对你的朋友的责任。你用心投入你的事业,你就生出对你的事业的责任。这些一重一重的特殊责任,构成人的自我且充实人存活的意义。

所以,放弃责任,也就等于放弃驯养;放弃驯养,生命就会变得空洞。狐狸并非有心置小王子于不复之地,而是如实地告诉他生而为人的存在本相。驯养里面,有责任也有伤害,但我们不会因此逃避责任,害怕伤害。聪慧如小王子,当完全明白狐狸的教导。

读者或会继续问,既然小王子对狐狸也有责任,为什么狐狸要特别提醒他对玫瑰负有最大之责?一个解释是,玫瑰脆弱,狐狸坚强。但我想狐狸心里清楚,小王子对玫瑰的爱和对它的情,有质上之别。小王子和玫瑰,是两心相系之爱。所谓“心系之爱”,就是双方用最纯粹最诚恳的心,将对方的生命放进自己心中,彼此扶持,共同走过生命起跌,构成难以割舍的联系,并令两个独立个体在人海中结成一体。小王子后来终于体会:“因为我倾听的是她,听她自怨自艾,听她自吹自擂,有时候甚至连她沉默不语我都听。因为她是我的玫瑰。”这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琐碎,原来才是心之所系,并且“芬芳了我的生活,照亮了我的生命”。

有了这重彻悟,我们可以想象,小王子离开狐狸后,一个人孤零零在地球游荡,内心得承受多大的折磨。他自责、悔疚、无助,同时每夜仰望无涯星海,寻觅他的小行星并默默倾诉对玫瑰的思念。小王子终于下定决心,他必须回去。

小王子清楚知道,毒蛇咬了他以后,他的身体会死去;但人死后会有灵魂吗?不知道。就算有灵魂,灵魂有能力回到小行星中去吗?不知道。就算能回去,他的脆弱的玫瑰还在吗?也不知道。尽管蛇给了小王子谜一样的暗示,他其实什么也不能确定。但他依然选择勇敢踏出去。为什么?因为只有如此,他才有机会完成他对玫瑰应尽而未尽的责任。责任的体现,不在结果,而在心志。严格来说,小王子不仅是对玫瑰交代,同时也是在对自己交代,甚至是一种自我救赎。正如他临走时所说,他的告别,就像脱落一层老树皮。惟有如此,新的树木,才会重生。

至此,我们当明白,小王子既非自杀,亦非相信神迹。他的选择,是出于心系之爱而生的责任。去到这里,小王子终于真正成长。

【来源:南方周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107

帖子

8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0: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国兴 于 2016-4-15 10:07 编辑


如果你是五千朵玫瑰的其中一朵
周保松

喜欢《小王子》的朋友应该记得,小王子来到地球后,偶经一个玫瑰园,见到里面有五千朵玫瑰,才知道他的玫瑰并非世间独一无二,遂十分难过,经历人生第一次的意义危机。其后小王子遇上狐狸,得其启蒙,终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驯养建立起来的独一无二的关系。

在他们道别之际,狐狸叫小王子再回去玫瑰园。于是有以下一幕:“你们跟我的玫瑰一点都不像,你们还什么都不是呢”,因为“没人驯养你们,你们也没驯养任何人”。这些玫瑰听完,感到很难堪。小王子还不肯停下来,继续羞辱她们:“你们很美,可是你们是空的。没有人会为你们而死。当然,我的那朵玫瑰,普通路人会觉得她跟你们好像。可是光她一朵,就比你们全部加起来都重要,因为她是我浇灌的。”很明显,小王子是通过这番很伤玫瑰自尊心的说话,来重新肯定自己。

如果你是那些玫瑰,你可以怎样响应小王子?我想大部分读者根本不在意,因为大家羡慕的,都是B612小行星上那朵为小王子所爱的玫瑰。但在真实的人生,我们大部分都不是那朵玫瑰,而是那五千朵的其中一朵。如果我们诚实一点,甚至得承认,我们很可能连玫瑰也不是,而是长在路边不起眼的小花小草。倘若如此,我们可以如何自处?我们该用什么来肯定那不曾得到驯养的人生?小王子很残忍,他让这五千朵玫瑰陷入一场他曾经经历过的巨大危机,并教她们无地自容。

玫瑰们可以反驳说,小王子如此教训她们实在不公道。第一,她们之前并不知道驯养的道理。如果小王子不曾遇上狐狸,他也不会有这番领悟。一个人生命中能否遇上启蒙者并领受重要教导,是运气。第二,就算她们知道这个道理,但在人海中能否遇上生命中的小王子,也是运气。即使日后玫瑰园再来一位王子,最多也就只能驯养五千朵玫瑰的其中一朵。这份生命的无奈,小王子太年轻太幸运,无法体会。第三,小王子说他的那一朵,较五千朵加起来还要重要,其实只是对他而言。小王子只是从他的角度,来评断这些玫瑰的存在价值。但既然小王子根本不在乎她们,她们也就不必用他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小王子在这里,实在过于自我中心。

做完这番响应,玫瑰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生活下去?恐怕不易。因为小王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没有驯养的生命,是不值得过的。每一朵玫瑰都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每一朵玫瑰都只能活一次,每一朵玫瑰都希望活好自己的生活,所以她们不可能无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她们需要对自己交代。

玫瑰们最少可有两种方式应对:要么积极寻找驯养的对象,要么修正或重新定义这个命题。采取第一种方式,需要许多条件配合。例如你首先要找到值得你驯养的对象,然后又要对方愿意被你驯养。驯养是个相互选择、相互接纳和相互投入的过程。它体现了一种相互性。既然如此,驯养就不可能是个完全个人自主的行为。即使这五千朵玫瑰多么爱慕小王子,只要小王子眼里没有她们,一切也是徒然。这不一定表示这些玫瑰不美,不值得小王子去爱,而是小王子的心在那一刻容不下她们。

由此可见,驯养里面既要有自己的自主,也必须尊重对方的自主。这种双重自主性加上生命的偶然性,使得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在时空的某一点能够恰好相遇且彼此驯养的几率,变得极小。缘分之为难,即在此处。玫瑰们也许终须要接受,即使很努力却不一定有好结果,是人生残酷的实相。

有些玫瑰或许会说,尽管我们需要通过驯养来找到活着的意义,但并不需要将驯养的对象狭窄地局限在“小王子”身上,而可以有更为广阔的想象,例如寻找一些值得自己投入和献身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事业、信仰、艺术追求或政治理想。爱情虽然重要,但并非生命的唯一。人生有许多有价值的活动,同样值得我们以驯养的心态去付出,并在其中建立各种有意义的联系,从而活得丰盛。一旦见到这点,玫瑰们就不必每天被动地等待生命中的小王子的出现,而是可以将生命安顿在其它追求上。

最后,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是狐狸不曾教导过小王子的,就是自我驯养。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自我驯养的意思,是将自己的生命视为需要好好善待和建立联系的对象。通过感受自己的身体,聆听自己的内心,实现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我们和自己建立起最亲密的驯养关系。这种关系和前面两种,并非对立,更非非此即彼。许多时候,我们只有先学会驯养自己,才能好好驯养他人和生命中的重要关系。先学会爱己,才能爱人,也是这个意思。

有了这样的觉悟,当玫瑰失意于外面的世界,难以找到为她们而死的人,遂仍然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没关系,即使如此,我还是能够每天好好欣赏落日,好好细味风吹麦稻的声响,好好在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里感受树叶的不同颜色,好好活好自己,然后好好老去。在此意义上,我的生命,由我自己来肯定。


【来源:南方周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107

帖子

8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09: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国兴 于 2016-4-25 09:21 编辑


钱,为什么买不到朋友
周保松

在《小王子》第21章,狐狸对小王子说了以下一番话:“人类再也没有时间了解任何东西了。他们都到商人那边去买现成的。可是贩卖朋友的商人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人类就再也没有朋友了。如果你想要朋友的话,那就驯养我吧!”

作者圣修伯里在这里告诉我们:人类已活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许多事物都已在市场变成有价商品,供人们直接用钱购买。但“友谊”拥有某些特别性质,使它难以变为商品,因此无法在市场出售。一个人要有真正的友谊,就必须放弃商品逻辑,花时间去了解那些你在乎的人,并用心建立起驯养的关系。

这里带出一个看似平常却不易答的问题:为什么友情不能用钱来买?小王子对此或许不感兴趣,因为在他生活的小星球,玫瑰、日落和食物都不需用钱来买。但在地球,这却是个大问题,因为大部分地球人一生都在拼命追逐金钱,然后拼命用钱购买各种商品,并相信拥有愈多商品就愈幸福。对他们来说,世间几乎没有东西是钱买不到的。

什么是商品?商品是市场上供出售的物品和服务。它有几个特点。它是有价的,价钱高低视乎市场供求,而非其本身的价值;它是随时可转让的,标准是价高者得,谁有钱,谁就有权拥有;它是工具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因此也就随时可弃──一旦拥有者不再需要又或找到更好的替代;它是冷冰冰的,流动方向纯粹由价钱决定,而不牵涉任何情感。在市场中竞逐商品的人,主要动机是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因此人际关系是工具性和策略性的:有用则合,无用则分。在这样的社会,个体遂很容易变成经济人:自利、计算、防范、习惯以金钱来衡量事物并作为行为准则。

什么是友谊?友谊是人与人之间基于自愿而建立的亲密关系。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成为好朋友,他们就会彼此关心互相扶持,甚至在有需要时牺牲一己利益去帮助对方。最好的朋友,是在你最为困顿潦倒时,仍在你身边陪着你走的人。朋友之间还会有高度的信任,可以互相倾诉秘密而无需担心被人出卖,也可以在危难时将最重要的事情交托对方且深信对方一定能办好。在友谊里面,我们无保留地向对方敞开却又不要求拥有对方,并尊重彼此的独立人格。当然,朋友还愿意投入时间去经营彼此的关系,共同经历生命的悲喜起跌。这些一起走过的路,使得每段友谊都变得独一无二且不可取代。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遂能明白,为什么狐狸说贩卖朋友的商人根本不存在,因为友谊不可能是商品。试想如果有人说,“来买我吧,只要你出个好价钱,我就可以做你的好朋友,提供一种叫‘友谊’的服务给你”,大家一定会觉得极为荒谬。问题不在于这个人是否值这个价,而是当友谊有价,朋友之为朋友的那些关系就会变质,甚至不再存在。

在这里,我们看到狐狸的洞见:世间不是所有活动都可以任意转为商品。如果我们硬要那样做,内在于那个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就会消失。这些价值和意义一旦消失,我们就无法通过这些活动来实现自我。我们遂有所缺失,遂难言活得完整美好。

难道不是这样吗?没有人会否认,友谊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没有朋友的生活,干涸孤独无趣。但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我们将很难找到真正的友谊,一来是许多人误以为真的可以用钱来买朋友,结果自然是水中捞月,徒劳无功;二来是就算见到两者之别,但由于长期活在功利计算和敌意竞争的商业环境,我们遂逐渐失去驯养友谊的能力和心态。建立友情,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用心。如果我们习惯于视人为工具,麻木于用钱衡量一切,我们就会自行闭起友情的门:不是没有可结交之人,而是你不让朋友走进你的生命。

依此类推,当婚姻成为商品,爱情就会变质,因为人们爱的其实是钱而不是人;当教育成为商品,教育就不再是为了追求真理和完善人格,而成了经济投资,讲求的是成本和回报;当土地成为商品,人们就会只见到楼价,却见不到土地与人的情感依存;当医疗成为商品,医生的天职就会很易由救急扶危变成利润至上。活在今天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具体而微地感受到,生活中许多领域在慢慢被商品逻辑入侵,从而边缘化和腐蚀这些领域原来的意义,继而改变我们的情感、价值和人际关系,最后败坏我们的生活。

圣修伯里也许没有看到,商品化其实是个制度问题。如果我们无法阻止生活世界被商品逻辑过度垄断,无法确保不同领域享有相对独立自主的意义,活在其中的个体即使内心清楚驯养的重要性,他的选择的空间也将非常有限,因为赋予其驯养意义的社会基础已被掏空或被替换。举例说,即使你愿意用心去爱,但当社会根本不承认爱的意义或干脆视爱为一种商品时,你的爱也将无处着落。在那一刻,你或会意识到,商品社会看似多元的背后其实有着异常单一的金钱霸权。这里所谓的霸权,不是说别人有钱你没钱,而是即使你有钱,你也再找不到那些曾经存在的未被商品化的生活方式及其所承载的价值和情感。如果你不愿屈服,你遂必须在人群中承受异乡人一样的孤独。

出路在哪里?我们真的还有故乡吗?就算有,我们又真的愿意放弃商品化过程带来的无比的效率和快感吗?作为个体,面对无坚不摧的金钱逻辑对不同意义领域的殖民,我们又是否有勇气有能力在每天的细微生活里站起来对体制说不,借此维持生而为人的某些基本尊严?

这些问题不会困扰小王子,却是现代地球人无法逃避的存在之问。也许在谈出路之前,我们要先见到问题,意识到问题对我们为何如此重要。以下这段话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如果我们假定人就是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合乎人性,那么你就只能以爱交换爱,以信任交换信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非要以金钱来交换爱和信任,我们终将失去我们的人性。这是谁说的?马克思,1844年《巴黎手稿》。


【来源:南方周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107

帖子

8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09: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国兴 于 2016-4-25 09:26 编辑



理解之难及理解之必要
周保松

在《小王子》第七章,因飞机故障而被迫降落在沙漠的飞机师,和偶遇的小王子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事缘飞机师为小王子画了一头绵羊,小王子虽然欢喜,但却担心绵羊会吃了他的玫瑰,于是问飞机师,到底玫瑰的刺对玫瑰有什么用。飞机师当时赶着维修飞机,心里焦急烦躁,随口回答说一点用处也没有。他还告诉小王子,他正在做正经事,叫小王子不要烦他。

小王子听完之后,气得脸色发白,一头金发乱晃,并说了全书最动人也最教人心疼的一段话:“要是有人爱上了一朵花儿,这朵花儿是在好几百万又好几百万颗星星上面独一无二的一朵,这个人只要望着这些星星就会感到很快乐。他对自己说:‘我的花儿就在那儿,在某个地方……’可是万一绵羊把花儿给吃了,对他来说,就好像所有星星一下子都熄灭了!这难道不重要吗?!”说完,小王子忍不住难过地哭起来。

小王子如此难过,是因为不被理解。玫瑰是他生命的至爱,玫瑰的安危是他最为关心的事,他是如此希望他的朋友能够代入他的位置去理解他的感受,明白他的忧虑。这样一种理解他人信念和感受的能力,在英文中称作empathy,中文可译为“移情”“同理心”或“感同身受”。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移情愈深,共鸣也就愈深,而渴望共鸣是人的基本需要。

现在的问题是:飞机师不是小王子,小王子和他的玫瑰朝夕相对培养出来的感情,完全是他的个人经历,他怎么可以要求飞机师能像他那样去理解玫瑰的重要?这似乎有点强人所难。如果飞机师不能,我们这些隔了一层的读者,又如何能像小王子那样去感受“所有星星都一下子熄灭”的哀伤?这里带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一个人真的有可能如其所是地理解另一个人吗?

这个问题如此困难,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在特定时空和特定环境下,将生命投入不同活动,并和不同人建立各种关系。通过这些活动和关系,我们产生各种特殊的责任和关怀。在这些责任和关怀中,我们赋予一己生命意义。就此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且不可替代,丰厚且难以化约。个体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是人的存活状态。既如此,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理解,遂非易事。

这种困难,在平时可能还不特别明显,但到了人死亡的时刻,就会变得异常尖锐。当一个人的生命去到尽头,往往最需要别人的同情和理解,明白他的恐惧和痛苦,但身边仍然健康活着的人,恐怕怎样努力也难以感受其中,因为每个人的死必然只能由那一个人独自承受。人生最彻骨的无奈,莫过于此。对于这种孤独最深刻的描写,首推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

这种理解的鸿沟,也经常出现在公共事务上。记得有那么一次,我的母校为了兴建一幢新大楼,决定将一个长满大树的花园彻底铲除。在咨询会上,我声嘶力竭,请求主事者不要这样做,因为花园每一棵树都有我们无数的回忆:我们曾在树下读书,曾在树下嬉戏,曾在树下恋爱。这些记忆,对我们至关重要。说到中途,当我见到主事者眼里的不解和不耐烦,我遂明白,我说多少也徒然,因为他们不能也不打算去理解我的感受。我的记忆构成了我,但这些记忆对他们毫不重要。所以,这些个体真实的感受,从一开始就在决策过程中被排除出去,剩下一堆冷冰冰的可客观量化的数字。这种不被理解,常令个体遭受巨大的屈辱和不义,受害者却往往不知如何言说。

讨论至此,读者或会问,这是否意味着,通情共感的理解注定永不可能?不是。一来我们在生活中总是锲而不舍地寻求别人的理解,尤其是那些至为重要的他者,例如父母、爱人和好友;二来理解或多或少是个程度概念,人很少活在一个完全缺乏相互理解的状态。但我的确希望指出,真正的感受其中,真正的共鸣,是很困难的事。它既需要我们对对方的生命历程有所认识,也需要我们的生命经验能和对方有所契合,更需要我们愿意放下自我,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我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由此可见“知己”之难。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不是小王子,为什么仍然能够理解他对玫瑰的爱,并为其深深打动?因为我们也会爱人,也能明白全心全意爱一个人是怎样的滋味,因此可以理解玫瑰对小王子的重要。爱是我们的共性。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感受和想象去把握这些共性,并将之代入他人特定的处境。同样地,虽然我们不是有色人种或女性,但却知道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会带给人多大的伤害,因此能够理解她们的痛苦,即使这种理解也许仍然十分有限。

我们由此遂明白,为什么同一本《小王子》,不同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有人会一读再读,和小王子同悲同喜;有人却觉得这是一本无聊透顶的童书,不值一看。这就是理解的困难和美妙。小王子一直在那里,你能否共鸣其中,要看你有多少知识准备,也要看你的心有多柔软。阅读如此,人生也如此。

【来源:南方周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107

帖子

8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09: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国兴 于 2016-5-6 09:37 编辑

梦想可以飞多远  周保松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这些梦想,寄托了我们对世界对人生最早最美好的想象。很可惜这些梦想往往萌芽不久,就会被大人击碎。我们遂逐渐忘记做梦,并步入所谓的正途。大人告诉我们,这叫成长。而成长的另一个名字,叫面对现实,叫脚踏实地,叫循规蹈矩。

《小王子》的作者圣修伯里便有类似经历。他在书中一开首便告诉我们,他小时候喜欢创作,曾画了两幅蟒蛇吞食大象的作品,并渴望得到大人的欣赏和肯定,谁不知“大人建议我把肚皮开开或闭着的蟒蛇图搁在一边,还是把兴趣放在地理、历史、算数、文法上面吧。于是我在六岁的时候,就这么放弃了美好的画家生涯”。这个经历,改变了圣修伯里后来的人生路,并对他的心灵带来难以磨灭的影响。

大人们为何如此狠心?这样说或许不太对,因为大人那样做,多半是出于善意,觉得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因此根本没意识到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伤害。这里带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小朋友的梦想总是飞不远?我们可不要轻视这个问题,因为对许多小朋友来说,他们对梦想的追求,往往是他们快乐生活的泉源,健康成长的动力,以及自我肯定的基石。

所谓梦想,通常有两重意思。第一,它对当事人十分重要,因此绝非可有可无,随时可弃之物,而是他极为在乎且视之为很有价值的东西。第二,要实现这个梦想,不是那么容易,而是需要当事人好好下一番努力。道理也简单,如果一切轻而易举,也就谈不上是梦。由此可见,大人不鼓励小孩做梦,要么认定这个梦根本不值得发,要么认为那个梦根本不可能实现。

大人不鼓励小圣修伯里做画家,主要不是因为他没有成为画家的潜质,而是觉得花时间学画画这件事不值得。为什么呢?三个字,没前途。为什么没前途?因为它不能帮你读上好的学校,助你将来找到出息的工作,更不能为你在亲戚朋辈中间赢得赞赏。没有这些好东西,大人说,你的人生将会过得很糟糕。

小圣修伯里或会争辩说,就算画画不能带来好前途,但至少不是什么坏事啊。讲道理的大人就会告诉他,千万别这样想,因为这样做是有机会成本的。人的时间有限,你将时间花在这些不实用的玩意上,也就意味着你没有时间去做其他正经事,结果你将在迎面而来的各种竞争中输给那些准备充足的人。你要知道,人生本质上就是一场无止境的竞赛,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职场,环环相扣,每一环都是异常激烈异常残酷的适者生存的竞争。你少壮不努力,一开始在起跑线输了,以后的日子就会很难过。

所以啊,大人继续说,千万不要骂我们是什么怪兽家长,也不要以为我们有心折磨你们,更不要嘲笑我们不懂教育。我们也知道不让你自由自在地做梦,你会不快乐,你的一些天赋会被埋没,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比你清楚成年人在玩什么游戏。你要在这个游戏里面生存,你就必须及早放弃梦想,好好装备自己,令自己成为强者胜者。这种放弃,有点无奈,有点不得已,但作为大人,我们必须对你的前途负责。坦白说,我们也厌倦这样的游戏,但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去适应它。一开始你可能有点吃力,但慢慢就会习惯;习惯了,就不会再抱怨。

小圣修伯里如果仍然不想放弃,他可以怎样说服大人?两条路。例如他可以顺着大人的思路,说,其实画画也可以很有前途。大人通常会笑着说,别逗了,难道你以为你能够成为梵高和高更?更何况即使做了梵高和高更,又有什么名利可言?不流落街头已经不错。小圣修伯里或会不服气,说,那我可以做毕加索啊。有这样的志气当然好。但问题是,当一个小孩梦想成为毕加索的主要理由,是因为他的画能够卖得极好价钱时,他就已经跌入大人的逻辑,初衷不再。一个人愈希望通过画画来赚钱,很可能就离艺术愈远。

还有另一条路。小圣修伯里可以说,他喜欢画画,根本和实用无关,而是因为喜欢,纯粹的喜欢。当他能将眼中所见脑里所想心内所感用笔画下来时,他觉得自己在创造,在自由地表达自己和实现自己,因而感到难以言喻的满足。这份满足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说到此处,小圣修伯里眼里闪过异常奇妙的光芒。这种光芒,在他其后的日子,愈益少见。大人毕竟年轻过,遂理解地拍拍他,说,你懂得这样想真不错,但梦想毕竟不能当饭吃。这样吧,你暂时放下它们,先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待日后赚够再说。

有了这番对话,小孩即使多么不愿,大抵也就无话可说,只能默默顺从。梦想,在这里折翼;成长,从这里开始。

故事真的就此完结?一个一个年轻心灵在这个“去梦化”过程中,会不会承受一些看不见说不出的代价?会不会失去某些珍贵之物?会的。小孩会慢慢失去童真,失去想象力,失去好奇心,失去对事物那种最亲近最温柔最善良的感悟和热爱,失去快乐。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圣修伯里失去了成为伟大画家的机会,而在于他从此失去做梦追梦的心。他是直到在沙漠遇到小王子,才从小王子身上寻回那久已失去的童年的那个自己。

大人或会继续说,没办法啊,我们都是制度的囚徒。如果真的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一起去想想如何打破这个扼杀人做梦的制度,而不是毫无保留地服从甚至强化既有的游戏规则?又或者,如果这个太难,个体又是否仍然能在各种限制中为自己寻求某些突破?

在我的人生路上,我也曾领受过一次又一次善意的教诲,经历过一次又一次难堪的挫折。读中学时,我热爱写作,渴望成为作家。我的语文老师说,你家里穷,在香港做作家无前途,还是读商吧。苦苦挣扎两年后,我乖乖选了工商管理作为大学第一志愿。进了大学,发觉自己最喜欢的是哲学。大人说,哲学在香港找碗饭吃都难,为了前途,忍忍吧。忍了两年,我终于不顾一切转系哲学。从那天起,我领悟到,诚实地聆听自己的内心,踏实地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真实地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道风景,是我所希冀的生活。在外人看来,这也许谈不上是什么梦想,但人在其中冷暖自知,要在各种现实制约中守住个人哪怕是极细小的一点底线,亦非易事。

又过了许多年,我现在也成了大人,女儿已经五岁,同样喜欢绘画。如果有一天,她说她想做画家,我该和她说什么呢?我想,我会说,女儿啊,想做就做吧,爸爸一定支持你,并永远愿意做你的作品的第一个欣赏者。如果有一天你的想法变了,没关系,请顺着你的心去继续追寻你的理想。没人可以保证梦想一定能实现,也没人保证路途上一定不会伤痕累累,但用心去做梦,用心让自己的梦尽量飞得远一点久一点,也是另一种成长吧。

(我真的可以做到这样吗?我真的能够抵受得了外在的压力吗?我真的能够放下做大人的自以为是吗?老实说,我没信心,但我会尽量努力。)


【来源:南方周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107

帖子

8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0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恋的脆弱  周保松

还记得年少时,初读《小王子》,我最不解的,是小王子为什么要决绝地离开玫瑰,害得深爱他的玫瑰要在小行星孤零零一个人生活下去。如果这是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最美好的结局,难道不应是小王子和玫瑰一见钟情,然后彼此相亲相爱,最后长相厮守以终老吗?!那时我相信,真正的爱情,不能只求曾经拥有,而应求天长地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我们那个年代轰动一时的名表广告,主角是周润发和吴倩莲。

及后年长,我经历了自己初恋的挫败,目睹身边许多朋友初恋的挫败,也在文学和电影中看到无数初恋的挫败,又或为了避免这种挫败而总是安排故事主角早逝以使得所有美好停在时间的某一刻,我开始困惑,人生中最纯洁最投入最刻骨铭心的初恋,为什么总是这么脆弱如此短暂?小王子的离开,是不是有着某些普遍的关于人性关于爱情的秘密在背后,因而具有某种必然性?我被这个问题困扰经年,却始终没有答案。过去大半年,我一个人在台北文山区新光路慢慢过活,静静重读《小王子》,细细回忆往事,始渐渐体会,问题也许不在于在不在乎,而在于这是成长必须走过的一段路。

小王子的出走,是因为玫瑰不够美吗?当然不是。在小王子眼中,玫瑰美得教他“心旌神摇”,并认定她是全宇宙最迷人的独一无二的花儿。是因为厌倦吗?也不见得。直到临走,小王子仍然在悉心照顾玫瑰,没有流露半分对玫瑰的不耐。是因为玫瑰不够爱他吗?那更不可能。事实上,在分手的一刻,玫瑰放下所有骄矜,勇敢向小王子表白:“是的,我是爱你的。你一点都不知道,都怪我。”小王子如此决绝地非走不可,我认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是他经历了一场初恋的危机,这场危机使他无法面对玫瑰也无法面对自己,遂不得不离开。

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场危机?危机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离开是应对这场危机的唯一出路?

所有问题的答案,都隐藏在书中第八章那短短几页之中。但作者圣修伯里的描述过于简约含蓄,故我们需要代入小王子的处境,并运用一点想象力和同理心,才能较易理解他的挣扎。

小王子要离开,是因为他和玫瑰虽然都爱对方,但却相处得很不好,以至彼此误解,互相折磨。对玫瑰来说,她很在乎小王子,很渴望得到小王子的爱护,但却不知如何表达,于是愈爱便愈怕失去,愈怕失去就愈容易在小王子面前自卑;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她惟有通过吹嘘来肯定自己,例如夸口说自己身上的四根刺足以抵挡老虎,又或诳称自己来自另一个较B612好得多的星球。小王子毫无恋爱经验,无从明白玫瑰的心事,结果“玫瑰随口说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小王子都信以为真,因此变得很不快乐”。为什么会那么不快乐?那自然是因为他也很在乎。愈在乎,心便愈敏感;愈敏感,便愈忍受不了对方半分的不好。

玫瑰知道小王子的痛苦。是故当小王子向她道别时,她沉默良久,才从口中轻轻吐出:“我以前真傻,请你原谅我。你要快快乐乐的。”玫瑰其实十分不舍异常难过,但她没有挽留,因为她知道小王子不快乐,她希望小王子快乐,但她没有能力令小王子快乐,于是只好放手。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是他们的初恋。因为其初,所以情动于衷,所以全情投入,但却也因为其初,所以手足无措,所以茫然无助。小王子很爱玫瑰,玫瑰很爱小王子,但他们却不懂得如何维系这段感情。一段稳定的关系,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聆听,需要理解,以及需要体谅和分担。初恋的脆弱,正是因为双方都渴望得到最好的爱,但却不懂得怎样好好去爱。爱,是个学习的过程;受伤跌倒挫败,庶几是过程中必经的一课。

小王子后来有段教人动容的忏悔:“当时我什么都不懂!我应该根据她的行为,而不是她的言语来评断她。她芬芳了我的生活,照亮了我的生命。我真是不该离开她!我早该猜到,在她那可笑的装腔作势后头,暗藏着柔情蜜意。花儿总是如此言不由衷!可惜当时我太小,不懂得好好爱她。”

这实在是很痛的领悟。问题是,如果小王子不离开,他可以有这番领悟吗?恐怕不能。只有在曾经沧海(造访不同星球并见识不同的人),在众里寻她千百度(见过五千朵长得同样美丽的玫瑰),并经过狐狸启蒙因而知道什么是驯养之后,小王子才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去理解玫瑰以及了解自己。

直到那个时候,小王子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也才开始生出对玫瑰无尽的思念。真正的痛,不在分手一刻,而在领悟之后。一旦领悟,小王子遂意识到自己对玫瑰的责任,并对年少无知带来的伤害生出无尽歉疚。彻底投入第一次恋爱并彻底爱伤的人,多年后回望,往往会见到,那是人生的分水岭。

读者或会问,玫瑰后来怎样了?她的生命没有了小王子,往后的日子怎么过?作者没有告诉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平常如我们每个人,初恋只是情感生活的开始,而非终结。我们都会继续在路上跌跌碰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读者或会又好奇,小王子会不会最后真的回到他的小行星,和玫瑰重逢,从此快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作者同样没有告诉我们。但在真实人生,小王子这一去,恐怕多是没有回头路,因为即使重遇,由于两人别后走上不同的道路因而具有不一样的人生,两个人的心恐怕难如当初那样相印。灯火阑珊处站着的那人,遂似近却极远,可望而不可即。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件必须接受的事。怀念只能留在心中。

这是遗憾吗?也许是,也许不是。要看我们有着怎样的心境。天上的白云飘过山峦,云影虽不能久留,交会的美好却可以长驻心间,直到永远。


【来源:南方周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107

帖子

8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09: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国兴 于 2016-5-16 10:00 编辑

因为麦子的颜色
周保松

在《小王子》第二十一章,小王子和狐狸作最后道别时,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动情的对话:

小王子就这么驯服了狐狸。然而,离别的时刻终于逼近:

“啊!”狐狸说……“我会哭的。”

“都是你害的,”小王子说,“我一点都不想伤害你,可你偏偏要我驯服你……”

“是啊。”狐狸说。

“可是你会哭啊。”小王子说。

“是啊。”狐狸说。

“所以说你一无所得!”

“我有,”狐狸说,“因为麦子的颜色。”

他们不是在简单地说再见,而是在永别。在此之前,他们在地球相遇,狐狸教会了小王子“驯服”的道理,然后小王子驯服了狐狸。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小王子开始明白他对玫瑰是怎样的一种感情,体会到个中的责任,遂暗暗作了离开的决定。狐狸很不舍,但没有强留,虽然眼泪忍不住要掉下来。

小王子见到狐狸伤心,心里歉疚,口里却不肯认错,还有点不近情理地将责任一股脑儿推给狐狸。狐狸一点不恼,甚至直认一早知道驯服里面有伤害,但它并不后悔,因为小王子留给它“麦子的颜色”。是故此地一为别,路遥天阔,重会无期,也非“一无所得”。

小王子为什么看来如此无情?这里牵涉到一些小王子自己也未必能够明了的情结。小王子其实很尊重和信任狐狸,对他的教导言听计从;小王子当然也感激狐狸,因为在他经历人生最大的身份危机时,是狐狸将他拯救出来,让他知道即使他的玫瑰并非宇宙中的唯一,他仍然可以通过驯服来建立独一无二的关系。

所以,面对离别,小王子绝非无动于衷。他不是在卸责,也不是在埋怨,而是在难过之中生出一种情绪的反弹。他在追问狐狸的同时,其实也在追问自己:如果所有美好终必逝去,如果爱到最后终须受伤,委身于爱意义何在?小王子在绝望中,盼望狐狸能够给出理由说服他。惟有如此,他才能更好地见到驯服的价值,也才不会让自己觉得爱到最后,终是“一无所得”。

为什么驯服会令人受伤?骤眼看来,这个问题有点奇怪,因为驯服的本意是建立联系,彼此关爱,助人脱离孤独,这怎么会和伤害扯上关系?或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有冲突就会有人利益受损。但这肯定不是作者圣修伯里的原意。狐狸感到受伤,并不是因为它和小王子发生了什么争执,起了什么摩擦,而是因为它实在太爱小王子。

这个观点看似有点难解,但刘易斯(C. S. Lewis)的著作《四种爱》中的一段话,或许能够给我们一点启发:“不管怎样,去爱就会容易令人受伤。爱上任何事物,你很难不会因此心乱如麻,甚至为之心碎。如果你想确保自己分毫无损,唯一方法就是不去爱任何人,甚至爱动物也不行。”

为什么呢?因为人一旦爱,就会在乎;一旦在乎,就会全情投入;一旦投入,就会生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意;情意一深,当关系经受挫折,人就会方寸大乱,会身心交煎,会生出无边无际的怅惘。

是故爱得愈深,伤害愈大。伤害的可能,内在于爱。

这里的伤,非指恶意之伤、敌对之伤,而是指情感的失落带给个体无尽的遗憾。这种伤害最具体的感受,就是当对方离去时,你会觉得自己生命中最美好最柔软的那部分也给拿走了,你遂感到生命不再完整,你的存在遂被无尽的虚空占领。

读者或会问,这是否过于悲观?没错,每一段爱的关系,无论双方怎么努力,都会有失败、心碎的可能,但在真实生活中,不是有许多圆满的例子吗?

作者圣修伯里当然不会否认这点,而且他也一定祈愿所有爱的关系都能长久美满。但他提醒我们,正由于驯服需要人用心投入全情去爱,人就会变得脆弱,就不得不承受生命种种不确定带来的伤痛。

在各种不确定当中,最大的不确定,是生命本身。没有人会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要远行;但我们知道,我们终要远行。离别既是必然,离别之苦自也是必然。这样的事情,每天发生在我们周围,有天终也会降临到我们及我们最爱的人身上。“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份寂寥,是所有经历过永别的人都会有的感受。

正是在此意义上,小王子和刘易斯都看得清楚,如果不想受伤,最好就不要开始。没有开始,就没有其后因爱而生的种种苦楚。

这种想法是否很不理智?不见得。许多跌过伤过的人会告诉你,早知如此,宁愿不爱。

于是,我们回到小王子的问题:我们最后会否一无所得?

小王子这样问,很合乎我们平时的成本效益思维:既然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我们的所得大于所失吗?狐狸顺着这个思路,给出一个回答:放心,我有所得,“因为麦子的颜色”。

这是什么意思?一个解释是:我知道会受伤,但我依然会选择爱,因为我最后会得到“麦子的颜色”所象征的记忆。在此意义上,记忆是目的,驯服是手段,受伤是一早预知要付的成本。

这样的理性计算,放在其他地方或许说得通,但用来解释人为什么选择去爱,却显得荒谬。我相信很少人会说,我之所以全心全意爱一个人,目的是想要得到那份爱的回忆。不是这样。回忆是爱过留下的美好,但我们的初衷是爱,而不是回忆。睿智如狐狸,不会那么傻。

那么,狐狸到底想对小王子说什么?

我想,它是在说:“我的小王子啊,我们不是一无所得,所得就是我们爱过,就是我们彼此驯服过。你知道吗,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毫无用处,我对麦田颜色更是一向没有感觉,但这一切都因你的到来而改变。你走后,每当风吹麦田,麦穗起舞,麦子的颜色就会提醒我,有个金黄色头发的王子,曾经走进我的生命,并和我有过美好的相遇。这就够了。

“当然,人总是可以选择不去爱。但没有爱的人生,何足以言美好?!是的,你的永别,会令我受伤。但既然伤害内在于爱,我们就要学会好好接受它。在世间,没有认真去爱却又不要受伤这回事。没有伤的爱,不是最好的爱,甚至不是真正的爱。”

嗯,就这样。狐狸如是说。

【来源:南方周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主题

107

帖子

81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楼主| 发表于 2016-6-25 11: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国兴 于 2016-6-25 11:27 编辑

小王子的选择           周保松

我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

从活在哪个国家,相信什么宗教,支持哪个政党,从事什么职业和认识什么朋友,到报读哪所学校,今年去哪里旅行,以至这个星期读什么书和看哪部电影,我们都需要选择。这些选择,或大或小,或易或难,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活出怎样的人生。

我们通过选择,成为自己生命的作者。

小王子在他的人生里,也做了三次重要的选择。

第一次,是决定告别玫瑰,离开他的B612,远走他方;第二次,是答应狐狸的请求,开始一段驯服关系;第三次,是主动被毒蛇咬,希望借此回去和玫瑰重聚。小王子所作的每个决定,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他的人生。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小王子不是作了这些选择,他就不是我们所认识的小王子。

既然我们每天都在作选择,同时选择的结果对我们影响深远,我们就有必要后退一步,思考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选择”这个行动本身预设了什么条件?为什么现代人如此根深柢固地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这组问题看似有点抽象,但随着讨论的展开,我们将见到,这些思考能令我们对小王子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只有明白选择的内涵和价值,我们才能体会自由的可贵,也才愿意在不自由的环境下努力争取自由。

让我们从生活经验出发,看看我们平时做选择时,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最直接而又最没争议的应是:选择的状态,是一种不受强制的自愿的状态。如果有人逼着你必须作某个选择,我们不会称这为“选择”。

真正的选择,选择者必须要有说“不”的自由。他必须能够免受外力的威吓和阻挠,去作自己想做的决定。选择和自由,紧密相连。

其次,选择不仅需要自由,也需要有至少两个有意义的选项,供选择者来作决定。

第三,所有的选择,都必须预设一个选择的主体。这样的主体,有什么特点呢?他是可以做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的人。当我们做选择时──尤其是重要的选择──我们必然会有一个理性慎思(rational deliberation)的过程:哪个目标是我们最想要的,以及何种手段最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换言之,选择不是由本能的欲望推动,而是需要得到理由的支持。我们可用小王子选择被蛇咬那一幕作为例子。

我们可以想象,小王子在作最后决定前,内心或会有这样的自问自答:

为什么要回去B612?

——因为我好渴望见到玫瑰。

为什么要见玫瑰?

——因为我还爱她,而且我要对自己驯服过的负责。

为什么要履行这个责任?

——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会背离一些终生信守的基本原则;放弃这些原则,我会接受不了自己,觉得无法向自己的良知交代。

从以上的问答,我们可见到,小王子是在做一个“规范性的证成”(normative justification):他在提出理由,证成自己所要做的行动,是合理和值得支持的,因此具有一种不得不为之的内在约束力。

完成上述论证,小王子还须继续问:既然决定了回去,那就必须思考有什么可行的方法达成这个愿望。可以像当初来的时候那样,骑在候鸟的背上回去吗?又或可以找飞机师帮忙吗?

小王子发觉这些建议都不可行后,遂剩下唯一的选项,就是依靠毒蛇的神秘力量。小王子心里清楚,这是一个很大的冒险,因为他无法肯定蛇会不会在骗他。但即使最后真的受骗了,小王子也依然可以说:我没什么可后悔的,因为那是在各种限制下,我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换言之,即使去到生命最关键的时刻,小王子也不是放弃理性,并盲目地将自己的命运交托给蛇。他清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决定,背后承受多大的风险,并坦然接受最后的结果。

我们由此去到最后一点:选择,必然意味着不确定。即使我们在作决定时,多么深思熟虑和计划周详,事情也未必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发展。理性的慎思,可以增加确定性的机会,但不可能有百分百的保证。

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本身有太多无法预见的变量。一件事情的发生,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只要这些条件其中任何一个出现差错,预期的发展轨迹就会跟着改变。当我们面临重大抉择时,内心常会忐忑不安,甚至逃避面对,就是因为前面有难以预知的不确定性。就此而言,所有的选择,都是一场或大或小的冒险。

我们同时也须明白,我们选择了一段爱情或一项事业,即意味着我们没有选择另一个人或另一项事业。换言之,一道门的打开,同时也是其他门的关上。选择的意义,不在于我们拥有所有可能性,而在于要在诸多可能性中择其一,然后放弃其他。选择,是取,也是舍──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取,也要学习怎样舍。

让我们稍作总结。当小王子在作选择时,其实面临以下的处境:他需要免受外力干预,需要理性慎思,同时也须意识到,选择必然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因此要有心理准备承受各种挫折和代价。

这个选择的处境,不仅小王子需要面对,其他选择者同样需要面对。因此,我们就有必要考虑一个更为普遍的问题:如何创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使得所有人能够有机会自主地作出各种选择。

答案彰彰明甚:国家必须在制度上作出安排,确保个体能够在不同领域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社会必须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机会,使得个体能够充分发展他的理性能力和价值能力;最后,国家也应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尽量减低各种不可预期的意外为个体带来难以承受的风险和代价。

小王子真的需要关心这些问题吗?要的。只要他活在人类社会,这些问题便无从逃避,因为我们并非活在一个没有国家的桃花源。我们一出生便活在制度之内,即使看来十分个人的选择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制度背景,这个背景限定了个体可否选择,以及可以作出多大程度和什么性质的选择。

这样听起来很抽象。让我举个看似有点极端的例子:小王子爱上玫瑰,是非常个人的事情,这里需要什么制度背景呢?这个背景是:这个社会必须在制度上,容许人们有恋爱的自由。自由恋爱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并非如此。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在离我们不太远的中国传统社会,年青男女是没有恋爱和婚姻自由的──一切都得由父母和家族决定。如果小王子爱上的不是她而是他,问题就会更大。

讨论到这里,或许有人问,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在乎选择?

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我们完全失去选择自由,所有决定都由别人替我们作,我们将会变成怎样?

我想我们一定会觉得,虽然身体是我的,但我不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因为在许多重要问题上,我不能为自己做主,例如我不能选择自己的信仰,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不能选择和谁相爱。

没有选择的自由,我们就失去人的自主性;我们遂好像在为别人而活,而不是为自己而活;我们遂不再是自己人生的作者。

是的,个体有时会由于无知短视而作出错误的决定,也会因为懒惰或不想承担过重的责任而逃避选择,但人如果在许多领域失去选择的自由,他就不能在这些领域实现自己的潜能,因而难以活出完整的自我。

我们也要知道,选择的过程也是个学习的过程。在选择中,我们学会理性比较,学会价值证成,学会认识自己,学会负起责任,也学会彼此驯服。所以,个体如果没有选择的机会,恐怕也就永远不能成长。

最后,尊重人的选择,也就是尊重人。

在《小王子》第二十一章,有这样一个片段:“狐狸闭上嘴,看着小王子,看了好久:‘拜托……驯服我吧!’他说。”狐狸在这里,并没有强迫小王子一定要这样做,因为它明白,驯养必须出于自愿。强人所难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在驯养的关系里,我们必须彼此尊重。尊重什么呢?尊重每个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可以有自由意志去活出自己想过的人生。

狐狸如此容易明白的道理,在我们的真实世界,却是如此之难。那些自以为掌握宇宙真理的人,最最害怕的,就是给人选择的自由。因为他们虚弱。他们心知肚明,只要人有了自由,人就会成长,就会独立,就不再会无条件地服从所谓的“权威”。

小王子如果活在那样的国度,一定会很不解地问:“大人啊,你们干吗那么害怕?!”然后轻轻一笑。



【来源:南方周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联系我们
  • 电话:0371-67183791 0371-67183795
  • 传真:0371-67449795
  • 地址:郑州市伊河路12号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xiaoxiaoshuoxk
  • 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 专业的在线小小说网站

Copyright@2001-2016 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ived 豫ICP备16003125号-1

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
© 2001-2016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豫ICP备16003125号-1

GMT+8, 2024-3-28 19:08 , Processed in 0.363569 second(s), 31 querie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