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分点评: 从《私奔》看小小说关键三要素 文/冷江 这篇小小说之所以成功,在于抓住了小小说关键三要素:表现形式、故事情节、思想立意。 表现形式上,作者采用了大开——大合——再大开的结构,最大程度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让读者陷入作者精心营造的思维陷阱里,从而达到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一开篇,作者在最简短(只有一句话9个字)交待故事缘起后,就开始布设了一个海量问答的思维陷阱,给读者营造了一种山盟海誓、其心坚决如铁的假象,此为大开。随后笔锋一转,突然公布结局,让读者大跌眼镜!转折之迅速,令读者毫无防备,此为大合。在读者疑窦丛生,急于知道答案之际,作者反而将行文节奏放慢,让主人公交待一些看似琐碎、微不足道的细节,就在读者快要失去耐心之际,才点出这次精心策划的私奔竟然败在一个搭扣上!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让读者陷入沉思,此为再大开这篇。从第一次大开到大合,再到大开,结构上层层递进,大开是为了大合,而大合是为了再大开,从而达到推波助澜、曲径通幽的文学境界。 故事情节上,作者通过不同“故事眼”的营造,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写的新鲜灵动。首先是标题直接用“私奔”,抓住读者眼球;其次是用不断的设问和回答,来吊足读者胃口;然后用爽约来牵引读者,继续探究下去的好奇心,为了艺术效果最大化,作者甚至让女主人公的十年后依旧痴迷,而男主人公轻描淡写的一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进一步将这份好奇心推至深入;就在读者以为故事要以男主人公临阵脱逃而平淡结束时,作者却笔锋再转,以小小的行李箱搭扣坏了作为故事结尾,嘎然而止,让读者猝不及防!题材的硬着陆,是为了让简单的故事增加新奇性,多个“故事眼”的布局功不可没! 思想立意上,作者大处化小,以小见大。结尾最后一句是全文点睛之笔,在前面不断铺垫,起起伏伏的叙述之后,“毁灭掉伟大爱情的,原来是那该死的皮箱搭扣”,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却藏着作者早就成竹在胸、力求揭示的普世价值。这里的“皮箱搭扣”一语双关,其实是浪漫与现实的接口,情感与理智的接口,精神与物质的接口。将一个很深刻的主题揉碎,用最微小最不易发现的细节来呈现,这就是作者出神入化的创作功力! 总结起来,这篇小小说的成功,关键在于表现形式上结构创新,故事情节上题材的艺术处理,思想立意上独辟蹊径的观察视角。做好了这三点,小说想不成功都难! 入选理由:1.非常全面而且到位地分析了文本,对于小小说的特点把握很好,能够给研习者以启迪。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既早又好。
|